尋找身份
雖然意大利是一個舊世界傳統葡萄酒生產國,但論歷史,國家統一只有一百五十多年,非常年青,思維比較國際化。每次參加的葡萄酒研討會,總會遇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酒評人,有些來自的國家,不要說在世界地圖找出其位置,就是聽,我也從未聽過!畢竟,意大利的經濟環境愈來愈不濟,內需不斷下降,受美國「快餐文化」感染的年輕一代,又對考驗耐性的葡萄酒失去興趣,把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,是最明智的發展方向。今天毫不起眼的市場,或許就是明日主宰世界的地方。
過去幾十年,葡萄酒世界的改變翻天覆地,不但關乎葡萄酒的釀造技術與品質,也在於消費市場的結構和部署。因為現在的產酒國和產酒區愈來愈多,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,天真地以為有麝自然香的酒莊,莊主可能要抱著他顧盼自豪的產品終老。只要看看現今身價最高的葡萄酒,沒有哪款不是依靠努力不懈的宣傳及推廣打造出來的。成功背後除了酒香,還有銅臭。
中國經濟開放之初,當各大產酒國仍抱觀望態度,法國波爾多的列級酒莊已經洞悉先機,深入各大小城市展開宣傳推廣,那怕消費力是否跟得上。銷售產品跟宣傳推廣是不同的,後者牽涉到品牌及形象的建立,像一項工程,基礎打得愈早,愈好,換來的成就愈大,愈深。
波爾多葡萄酒進口中國的數量,趕過了德國、比利時及英國,成為第一出口市場,難道你以為只是巧合或運氣?
法國葡萄酒主導著中國的進口葡萄酒市場,其他國家不是在抱怨後知後覺,便是在猶豫怎樣與強敵交鋒。澳洲葡萄酒在這樣的大環境下,近年便打出一片天,挫了一下法國大軍的士氣,也是全靠幾個品牌鋪天蓋地的宣傳推廣工程。後來者的路確實比較難行,但始終要走出第一步。然後,成功了,腳步更不能夠停下來。
過去三十年,美國是發展得最快的葡萄酒市場,由於意大利移民眾多,意大利餐館又五步一樓,美國人的酒精消耗量亦令人側目,意大利葡萄酒生產商都將籌碼集中押在美國,直至美國經濟淪陷,便要另謀生路。
Puglia的Trani是個慢活城市
先後多次去訪意大利Puglia,亦曾替當地的酒莊在香港主持過試酒活動,對當地的葡萄酒算是有點認識,但當不停品嚐Nero di Troia、Negroamaro、Primitivo、 Bombino Nero、Bombino Bianco、Fiano Minutolo、Susumaniello...也覺有點吃力。在一個取名Apulia Wine Identity的試酒會(Puglia的英文是Apulia),我禁不住詢問其他首次登陸Puglia,甚至從未喝過當地出產葡萄酒的傳媒朋友,他們可以找到Puglia地區的身份嗎?多元化,本來也是一個身份,但遠較集中火力專攻一種風格更容易令人明白。如果連酒評人也覺吃力,普羅消費者更會消化不良。
Puglia在古羅馬時代已經生產葡萄酒,經過漫長歲月的演變,出現眾多酒款是順理成章的。可惜在近代成為了一個專門生產平酒的基地,重量不重質。還是到了近幾年,當地的酒農才發現以廉價作賣點是最不划算的生意,葡萄酒產國愈來愈多,產量不停增加,價格逃不過下滑的厄運。新一代的酒莊主人接力,開始引入新思維,改以產品質素先行,其中的Tenuta Rubino、Tenute Mater Domani、Polvanera、Rasciatano、Rivera及Gianfranco Fino等等,都令我留下深刻印象。
國際葡萄萄品種,抑或原生品種?
對於美國的酒評人,他們關注的卻只是橡木桶過量的應用;來自英國的,則鍥而不捨追擊有關高酒精度的問題。事實上,不少酒評人為了帶領潮流,証明自己的影響力,往往會提倡反市場的口味。放眼看今天的市場,美國人仍是最愛木頭味道厚重的葡萄酒,英國人依然只買高酒精的酒款。中國嘛?就是品牌、品牌、品牌。品牌的身份,代表了消費者的身份。
葡萄酒在找身份,地區在找身份,人,何嘗不是也在努力地尋找屬於自己的身份?
[原文刊於《明日風尚》]